WordPress

網站設計|2022 台北數位藝術節

網站設計|DAC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網站設計|澄洋環境顧問有限公司

網站設計|金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

網站設計|2022 台北數位藝術節

文 / 2022台北數位藝術節 策展人 黃祥昀 你是否跟我一樣,每天一起床就開始滑手機?我們到底是在看手機,還是被手機看呢?我們到底是被動接受訊息,還是有能力選擇自己想看的訊息呢?面對鋪天蓋地又轉瞬即逝的訊息、眾聲喧嘩又真假難辨的新聞,我們腦中有足夠的記憶體吸收資訊而有所辨認嗎? 真假難辨的後真相時代 數位全球化時代下,接收爆炸過量的資訊與紛雜碎裂的新聞已是我們的日常體驗。在資訊海量的網路中,各式網路新聞不斷增生,我們總是能找到支持正反兩面的「證據」,但我們常常先相信我們原本就已經認知的事情。我們長時間消磨在手機上,卻無暇進行真相核實。這個現象標示著我們共同面臨的「後真相」(post-truth)處境,後真相意指激發主觀感受與個人信念的資訊比經查證的客觀事實,更容易影響輿論。事實上,勾起情感與服務特定意識形態的假新聞,其傳播速度甚至比有事實查核的新聞快速。 網路瘋傳的不實資訊滲透實際生活 雖然假新聞與假訊息並非當代才出現的社會現象,但網路平台與社群媒體的興起,加速了假新聞的傳播速度與範圍,甚至讓資訊本身成為了一種政治的武器。2016年美國大選前夕,威爾許(Edgar Maddison Welch)因相信陰謀論,自稱調查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的性侵兒童案,舉槍射向號稱是兒少性剝削據點的披薩店,形成「披薩門事件」 ; 2018年臺灣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自殺,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承受不住因中國與臺灣之間的政治張力所形成的假新聞,及其伴隨的輿論壓力,然而,若只看新聞,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知道真正的原因。這些事件讓我們深刻地體驗到網路上的假新聞是如何滲透到我們真實的生活之中。 全球資本主義與網路社會中的訊息控制與同溫層 然而,到底是誰在製造與散播資訊呢?又是誰在控制資訊流的傳播渠道呢?瀏覽社群媒體時,我們所看到的貼文是經過演算法所篩選的,因此容易受制於自己曾看過的資訊影響,陷入自己的舒適圈與同溫層中(filter bubbles and echo chambers)。在不經意之時,電腦也都紀錄著我們的按讚行為與發文內容,成為廣告推播最好用的消費者偏好數據,有心人士也可以透過這些數據鎖定目標族群,推送客製化的假新聞。 真相碎片:假作真時真亦假 在網路世界中,每個人都可以擷取不同的資訊片段,並把這些片段重新組合、加油添醋,包裝成完整的真相來發送。我們所以為的真相,很可能是平台演算法推送的真相、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運算的真相、政黨或企業透過平台所形塑的真相。製造這些「真相」的機制是各種不同的數位技術架構、電腦與機器中的訊息模組,它們的背後是不同利益團體之間的權力資本競賽,而這些競賽又鑲嵌在全球資本主義的政治角力之中。在層層的包裝中,我們能得知絕對客觀的真相嗎?還是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真相」? 弄假成真的反動力量 2022年臺北數位藝術節「真相碎片Fake it Real」中,參展藝術作品的主題都圍繞著全球資本主義與網路社會之中,「訊息傳播」與「真相製造」的過程,這些作品展現敏銳的社會觀察與深刻的反思,議題包含:解開假訊息的生產過程、自製弄假成真的新聞、批判數位工具對資訊接受與存放的關係、創造有別於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並試圖反抗既有的資訊架構,找出另一種面對資訊洪流的方式。
View Project

網站設計|DAC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Digital Art Center, Taipei》成立於2009年,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數位藝術基金會」開始營運,成立之初以數位藝術的研發實驗作為宗旨。2018年起,由「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承接營運,以其豐富的藝術資源與實務經驗推廣展演活動、加強在地連結。DAC提供藝術家工作和展示空間、媒合技術專業人才,以促進優秀數位藝術計畫的實現與展呈。DAC以推廣數位藝術為目標,每年舉辦六檔展演活動與臺北數位藝術節,規劃20場以上之論壇與工作坊,致力於開拓數位藝術研究與創作資源,以多元型態推動數位藝術發展,為台灣數位藝術重要的國際交流窗口。
View Project

網站設計|澄洋環境顧問有限公司

當大海逐漸失去健康,人類的生存也步入危機。我們如何攜手合作,傳給下一代可以安心赤腳奔跑的沙灘?一個澄淨豐盛的海洋? 《澄洋環境顧問有限公司|IndigoWaters Institute Co., Ltd.》成立於2019年,是為了滿足新興污染治理與複雜議題的迫切需求,專精海洋廢棄物調查與廢棄物管理政策的顧問公司。我們的任務是以專業調查與區域合作,創造潔淨的海洋。
View Project

網站設計|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培養「新青年」的世界公民氣質 理性、開闊的公民群體,是民主制度落實的根本。基於這樣的體認,2005年7月,一群一向主張社會參與的文化人和企業家共同推動,成立了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企業家慨然捐資,個別公民挹注小額,文化人義務擔任董事,社會的正面力量在這裏匯聚。 基金會是一個思想交流平台;我們敞開胸懷聆聽,靜下心靈思索,以理性、開放、尊重的態度,開啟對話。我們希望透過深度對話刺激年輕人思辨的能力,為台灣,也為華人世界,培養一代有眼光、有思想、有關懷的世界公民。
View Project

網站設計|金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是臺灣離島唯一的野生動物救傷站,以野生動物救傷為核心宗旨,自2015年成立以來,至今已救援超過3000例野生動物;有感於野生動物傷病原因與人類活動之密切關聯,以野生動物救援案例為基礎,辦理超過百場生態保育宣導活動,提升社會大眾關注生態環境議題。期望透過救治、復健、野放、教育之行動,達到生態保育、野生動物復育、觀念的推廣,並追求環境之永續發展。
View Project